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深度报道  > 正文

“天宫课堂”第三课开讲,在菏泽一中设地面分课堂
菏泽学子与航天员“天地连线”

作者: 冯锴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2-10-13 10:25

blob.png
在“天宫课堂”上,菏泽一中学生与航天员“天地连线”。
blob.png
菏泽一中地面分课堂,学生们认真观看航天员做实验。
blob.png
菏泽一中学生与航天员同步做实验。
blob.png
在“天宫课堂”上,菏泽一中学生向航天员老师提问。
blob.png
直播间外,菏泽一中学生在大会议室观看“天宫课堂”直播。

□记者 冯锴

10月12日16时01分,“天宫课堂”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,陈冬、刘洋、蔡旭哲三位航天员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,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。这次授课尤其受到菏泽人的关注,因为本次授课设3个地面分课堂,菏泽一中就是其中之一。

自豪!从未感觉宇航员距离自己如此之“近”

10月12日15时许,尽管距离“天宫课堂”开讲尚有不少时间,菏泽第一中学实验学校大会议室内已经坐了不少学生。虽然无法在直播间与航天员“面对面”交流,但兴奋之情依然溢于言表。

对于他们来说,虽然航天员远在太空,但由于“天宫课堂”地面分课堂之一就设在自己就读的学校,不少学生表示从未感觉航天员距离自己如此之“近”。

授课过程中,学生们饶有兴致地看着三位“太空教师”做着各种有趣的实验,听着他们讲解其中的原理,纷纷拿出笔记本仔细记录,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。授课结束后,学生们仍意犹未尽地进行讨论。

该校学生王靖雯表示,“天宫课堂”地面分课堂设在自己就读的学校,对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一生中难得的经历,她感到既兴奋又自豪,就像接力棒交到了自己手中,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学习。

激动!与航天员“天地连线”

作为“天宫课堂”本次授课3个地面分课堂之一,菏泽一中的学生获得了与航天员直接交流的机会。

“太空中感受不到重力,为什么拟南芥和水稻的根可以向下长到土壤盒中的土壤中?”司羽珊是该校高一学生,参与了“天地共播一粒种”活动,她抓住难得的时机向“太空教师”提出了自己的问题。航天员刘洋对爱思考的司羽珊提出表扬,并详细为司羽珊解惑答疑。司羽珊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,能在“天宫课堂”与航天员互动不仅让自己激动不已,更是在自己心里埋下了科学的种子,让她对科学世界充满了向往。

尹钲涵是另一位与航天员互动的学生,他向航天员提出了植物的生长周期在太空与地球上有何不同的问题,航天员蔡旭哲进行了仔细解答。能与航天员面对面交流,尹钲涵在授课结束后依然难以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。他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,航天员科学严谨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他,他将向航天员们学习,在今后的学习、成长中更加努力,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一堂课为孩子们播下“梦想的种子”

此次特殊的课堂不仅让菏泽学子增长了见识,更是在他们内心播下了“梦想的种子”。

王靖雯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,她对细胞生命学有着极大的兴趣,通过这次“天宫课堂”的授课,让她认识到不同环境对生命科学的影响,更坚定了自己对未来的想法,希望自己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,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及其他领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菏泽一中高二三班学生孟祉含表示,自己一直对科技知识比较关注,这次“太空授课”过程中,航天员使用的虚拟现实眼镜让她惊叹,也坚定了自己科技报国的想法。

“三位航天员老师不仅将拟南芥和水稻的种子播撒在了实验舱内,也把求知的种子播在了我们心中!”菏泽一中高三三十九班学生李义瑞激动地说,自己之前就想致力于航空航天专业,这次“太空授课”的契机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梦想。

我市不少中小学生也观看了此次“天宫课堂”,航天员“活灵活现”的授课对他们也产生了不小的触动。成武一中高二学生李峥表示,通过直播的方式学习太空中的实验,让同学们感觉到我们国家科学发展日新月异,也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力量,心里非常自豪。

菏泽一中物理老师朱洪春表示,课堂上,地面的孩子们和太空中的航天员老师互动,同做一个实验,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宇宙的神奇,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“追逐梦想的种子”。

菏泽一中生物老师孟令觅表示,通过这种“天地互动”式的教学,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航天员们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和努力,将航天梦、科技梦根植于孩子们内心,对孩子们的一生一定会产生深刻的影响。

菏泽一中是此次“天宫课堂”的3个地面分课堂之一,也是山东省唯一一个,菏泽一中校长张斌感到十分兴奋和欣慰。据他介绍,菏泽一中高度重视航空航天科普教育,近年来打造了航空航天科普馆,近500平方米空间供学生参与航天科技活动;依托太空授课科普教育活动,建设了配备试验台、多媒体设备的航空航天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室,培养学生的航空航天情怀;同时,把航空航天科普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有机结合,开展了“天地共播一粒种——青少年与航天员一起种植物”等一系列有深度、有影响力的航空航天教育实践活动,在学生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。

多年来,该校已为航空航天事业输送了310余名优秀学生,很多校友已成为推动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